做股票配资 2024,近百位汽车高管去哪儿了?
发布日期:2024-10-29 15:36    点击次数:149

做股票配资 2024,近百位汽车高管去哪儿了?

就连张无忌都未必能拿下他,因为这位高手有一门绝招,威力极其大,就是这门绝技张三丰看了大为头疼,张无忌与他交手做股票配资,若是一战不慎。

图片来源:AI 生产

继去年 100 多位高管变动之后,今年车企的人事变动继续升级。

据钛媒体 App 整理,仅今年 1 月— 9 月,至少有 93 起高管人事变动事件发生,几乎不到 3 天就有一位高管要变动。其中,人事变动最频繁的月份集中在 3 月、5 月和 7 月。

人事变动背后的缘由各不相同,除了年龄到了要退休等客观原因,更多的还是企业战略调整导致的被动或主动离职

车企竞争升级,席卷技术、产品、营销等各个层面,直接对车企相应高层管理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考验。近百起人事变动中既涉及企业一把手,也包括销售体系、营销以及技术等领域的多个关键岗位。

传统车企迎"换帅潮",70 后掌舵

从车企人事调整来看,相比新势力、自主品牌,传统车企的调整比例更高,调整幅度也更大。上汽、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中国一汽、东风等传统车企都迎来了一波"换帅潮"。

7 月 10 日,陈虹退休后,王晓秋接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同时贾健旭从上汽大众总经理职位上晋升为上汽集团总裁。

除了上汽集团因董事长退休而顶层换防之外,北汽、长安福特也在今年因为同样的原因官宣了换帅。

3 月份,在执掌北汽集团近四年后,出生于 1964 年的姜德义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老北汽人"张建勇接任北汽党委书记、董事长;5 月,长安福特宣布原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何晓庆退休,原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艾小明成为新任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总裁。

东风汽车在去年正式进入"杨青时代"之后,今年也开始对班子成员进行了重要调整。其中,还因为与一汽集团"互输人才"备受行业关注。

3 月 27 日,中国一汽原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周治平,升任东风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4 月 30 日,一汽丰田原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黄勇,调任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值得关注的是,新晋掌门人们大部分出生在 1968 年及以后,尤其是 70 后占到了多数。比如,上汽总裁贾建旭、东风柳汽的总经理林长波、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吕俊成都只有 46 岁,郑州日产总经理孙延伟 47 岁,北汽的董事长张建勇、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彬则是 48 岁。

高管团队年轻化之外,传统车企人事变动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技术派。

8 月,上汽通用汽车宣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原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接替庄菁雄,担任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

早在 1997 年,卢晓就加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历任中型车平台总工程师、项目管理执行总监、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和执行副总经理等重要职务,其主导过别克君威、君越,以及雪佛兰迈锐宝等重要车型的研发。

对于上述的人事变动,上汽通用汽车方面在对外发布的消息中表示:"在股东双方的全力支持下,全新的领导团队将继续加快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的转型步伐,聚焦技术、产品和营销的创新突破,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创企业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不管是购车需求增长乏力,还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传统车企进入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而合资车企更是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黑暗时刻。2024 年上半年,上汽、东风、广汽三家汽车集团的五家合资品牌出现不同幅度的利润下滑,共计少赚了 56.4 亿元。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已经意识到市场局面的变化,接下来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进行颠覆式的转型和变革。而人事变动便是变革中最关键的一步。

此外,大众中国也引进了一位"技术型"高管。自 2024 年 3 月 1 日起,韩三楚接任了常青职位,负责 CARIAD 中国的管理工作,同时他还将加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管理董事会,担任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

韩三楚曾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主修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他还曾担任过长安科技首席技术官,以及长安汽车首席软件架构师。 

CARIAD(Car I Am Digital)是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业务,也是大众汽车集团推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 CARIAD 成立以来,波折不断。由于该公司滞后的研发进度导致包括奥迪、保时捷、大众、宾利在内的多个品牌推出的新车量产计划一推再推。为此,大众集团将该事业部独立成为 CARIAD,一方面避免大众集团内部势力的干扰,另一方面也在全球多个国家成立子公司,其中就包括中国。

针对此次任命,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 RalfBrandstaetter 在微博上表示:"我相信韩三楚先生将凭借技术专长和对本土客户需求的洞察,实现创新数字技术在我们产品上的整合集成。"

1 月 -9 月传统车企技术高管变动

造车新势力重调智驾和营销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是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智能驾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智驾人才的变动在新势力中占主要位置。其中,以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人事变动最为活跃。

3 月份,小鹏汽车挖来硅谷自动驾驶明星创企 Cruise 前资深机器学习工程师 Liu Xianming,担任 AI 团队的负责人,接替此前离职的前小鹏智驾 AI 负责人 Patrick(刘兰个川)的职位。

据悉,刘兰个川是在 2023 年 7 月末离开小鹏汽车,在短暂加盟安克创新之后,今年 2 月份已经确认投奔吴新宙,加盟英伟达中国,负责 L2+ 和城市 NOA 业务版块。

4 月份,小鹏汽车自动驾驶高级总监刘毅林传出离职消息。随后,小鹏汽车找来了曾在阿里达摩院担任智驾负责人的袁婷婷,担任自动驾驶中心用户体验与运营部负责人,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向李力耘汇报。

与袁婷婷加入几乎同一时间,小鹏智驾北美负责人林一树离职。7 月份,小鹏汽车原汽车技术中心组织负责人矫青春也确认离职。矫青春此前在小鹏汽车担任副总裁,同时负责汽车技术中心和小鹏 H 平台的工作。矫青春离开后,他的职位由原嵌入式开发部门的负责人余鹏接替。

智驾能力一直被视为是小鹏汽车的压舱石。何小鹏多次表示,新的 10 年,小鹏汽车要成为一家" AI 汽车公司"。为此,8 月 9 日,小鹏汽车海宣布对其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此次调整主要涉及技术开发部,调整后,技术开发部将分为三个新的部门:AI 端到端、AI 应用和 AI 能效。AI 端到端部门将专注于模型研发,而 AI 应用和 AI 能效部门则分别负责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

在智驾方面,小米汽车则是吸纳了原图森未来联合创始人、图森中国 CTO 王乃岩。

雷军在 3 月份提到过,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团队已超 1000 人,预计年内增至 1500 人。因此,外界也有分析认为,王乃岩的加入正是要带领团队,帮助小米汽车完善"轻地图重感知"路线的研发落地。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也在近期完成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原有"感知"和"规控"两个二级部门,重组合并为"端到端算法与功能部",负责量产方案开发。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智驾代表车企内生能力,而销量则是车企最直接的外在考核指标。车企采用怎样的营销模式关乎销量增长与否,因此今年新势力们人事调整的另一重点区域便是——营销。

虽顶着"富二代"光环,但销量一直不太出众的极越汽车在 4 月对营销与销售端进行了调整:销售端 UD- 用户发展部门负责人杨振等多名总监离职,该部门由极越汽车 CEO 夏一平接管,销售端 UO- 用户运营部门负责人则由 Andy.Gao 担任。

哪吒汽车则是邀请资深媒体人陈朝阳加盟,出任哪吒汽车副总裁,负责品牌传播与媒体关系。并且还进行了架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哪吒汽车 CEO 张勇兼任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直管产品研发中心产品规划部。

周鸿祎在此前的一次直播中曾指责哪吒汽车自嗨式的营销和产品策略没有让消费者记住作为两年前曾拿到过新势力梯队销冠的哪吒汽车,2023 年哪吒惨遭销量"滑铁卢",累计销量为 12.75 万辆,同比下滑 16.16%。进入 2024 年,哪吒的销量依旧持续走低,一季度只交付了 2.4 万辆新车,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 8%。

与哪吒汽车、极越不同,今年 8 月份已经跑进 3 万俱乐部的零跑汽车,虽然销量在不断攀升,人事变动也颇为频繁。

今年 1 月,零跑原总裁吴保军也被因为"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离职,在社交平台开启维权。7 月份,其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张韦力在在个人社交平台证实离职,并加入吉利担任品牌传播中心 CBO,向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汇报。

张韦力出自华为系,2022 年 9 月加入零跑汽车,在零跑任职期间,张韦力负责承办了 C11 增程版、"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器架构、5 座 SUV C10、6 座 SUV C16 等多个上市活动。张韦力离职后,零跑 CMO 一职仍然空缺,由零跑高级副总裁、整车制造负责人曹力代管。

比亚迪、长城、吉利提拔"自己人"

国内一些自主品牌同样动荡,不过涉及到的人事变更倾向于内部提拔、轮换。

1-9 月自主品牌内部人事调换

4 月,有报道称长城进行新一轮组织调整,中台数量扩至 8 个,相应地的负责人业做出了调整:常尧接任用户运营中台负责人;张瑞亮接替李芃呈,任销售服务中台负责人;终端运营中台负责人为倪亚欣;新增的新媒体直播运营中台负责人为黄悦;商品管理中台负责人为杨艳青。

除此之外, 9 月 2 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微博宣布了一则重要消息:现任 CTO 王远力将在今年 9 月 30 日正式退休,由吴会肖接任 CTO 一职。

与近年饱受外来高管频繁离职困扰不同的是,今年以来长城汽车的人事变动大多是内部提拔。

即将接任 CTO 的吴会肖在 2005 年在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就加入长城,一待就是近 20 年,接任新岗位之前已是长城汽车智能化副总裁。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几大平台的负责人也多为长城汽车内部提拔。

今年以来,吉利也发生了几起高管变动,同样大多是内部重整。

吉利旗下除了吉利、领克、睿蓝、宝腾四个品牌之外,还有极氪、路特斯、沃尔沃和极星等独立子品牌。今年的人事变动中,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钦培吉接替陈思英任极星 COO;原睿蓝汽车汽车董事长兼 CEO 娄源发出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沈子瑜卸任星际魅族董事长、CEO,该职位由苏静接任,沈子瑜的头衔则变为极星科技董事长兼 CEO。

比亚迪在今年新上任了两位副总裁:一位是 1979 年出生的罗中良,另一位是 1982 年出生的李巍。

两位同样是比亚迪的"老人"。罗中良在 2005 年毕业后便加入比亚迪,此前是弗迪科技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巍和罗中良同年加入比亚迪,历任总裁办公室主任、集团总裁秘书、海外事业部高级商务经理、市场总监等职务。 

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市场的发展现状。车企在卷完价格、产品、价值之后,又将矛头指向了人事,试图从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就如业内人士所言,车企人事变动频繁,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汽车行业内部寻求变革的急迫和焦虑。但问题来了,一些车企频繁的人事变动真的能解决其当下的燃眉之急吗?

当汽车行业新一轮淘汰赛来临,竞争日趋白热化之下,深处其中的每一个汽车人,都真真感受到寒意与动荡。

2024 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最后的三个月中或许还有更多变动。

附 2024 年 1 月 -9 月中国车企人事变动事件总览图: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做股票配资,作者|韩敬娴,编辑|张敏)